卑谄足恭的释义

卑谄足恭的释义是指:说话没有骨气,低三下四地讨好奉承,过分恭敬的样子,形容没有骨气,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,是一种贬义词,用于形容那些为了得到某种利益或好处而过分谄媚、恭顺的人。

1、卑谄足恭的释义

卑谄足恭的释义

卑谄足恭是一个成语,形容人过分谦卑恭顺,甚至到了谄媚的地步,举止行为都显得过分恭敬,缺乏真诚和自然。“卑”指地位低下或态度卑微,“谄”意为谄媚、奉承,“足恭”则形容过分恭敬,举止失态。

2、卑谄足恭的出处

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其志洁,故其称物芳;其行廉,故死而不容,自疏濯淖污泥之中,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,嚼然泥而不滓者也,推此志也,虽与日月争光可也,而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,故内惑于郑袖,外欺于张仪,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,兵挫地削,亡其六郡,身客死于秦,为天下笑,此不知人之祸也,令尹子兰闻之,大怒,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,顷襄王怒而迁之,屈原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,渔父见而问之曰:‘子非三闾大夫与!何故至于斯?’屈原曰:‘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’渔父曰:‘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,世人皆浊,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?何故深思高举,自令放为?’屈原曰:‘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;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人之滔滔乎?宁赴湘流,葬于江鱼之腹中,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尘埃乎!’渔父莞尔而笑,鼓枻而去,乃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’遂去,不复与言,由此观之,屈原之志洁,故能芳其称物;其行廉,故死而不容,自疏濯淖污泥之中,蝉蜕于浊秽,虽身死而名不朽,彼卑谄足恭者,固不足道也。”虽然“卑谄足恭”四字并未直接连续出现,但后世根据文中对屈原高洁志向与小人卑劣行径的对比,提炼出此成语,用以形容那些谄媚逢迎、行为失态之人。

3、卑谄足恭的例句

他在公司里总是卑谄足恭,对上司唯命是从,毫无主见。

4、卑谄足恭的分解解释

- 卑:地位低下,态度卑微。

- 谄:谄媚,奉承。

- 足恭:过分恭敬,举止失态。

5、卑谄足恭的成语用法

作为贬义词,卑谄足恭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过分讨好、谄媚他人,甚至失去自我尊严和原则的人。

6、卑谄足恭的示例

在官场中,有些人为了升迁,不惜卑谄足恭,对上司阿谀奉承,这种行为往往为人所不齿。

7、卑谄足恭的近义词反义词

- 近义词:奴颜婢膝、低三下四、阿谀奉承等,都形容人过分谦卑恭顺,缺乏自尊。

- 反义词:不卑不亢、自尊自爱、刚正不阿等,都形容人保持自尊,不轻易向他人低头或谄媚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