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大精深的摘要:博大精深是一个成语,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,多用来形容理论、学识、思想、作品等广博丰富,深奥精微。其“博大”指知识和见闻广博,“精深”指精微深奥,强调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。1、博大精深的释义:博大精深是一个成语,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,涵盖了广泛且深入的知识或理论,通常用于赞美某人的学问、思想或技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。2、博大精深的出处 …
最新内容
博采众议的成语解释是指广泛采纳群众的议论,充分收集各方面的意见,以做出更全面、更明智的决策。这个成语强调了集体智慧和多方面意见的重要性,在决策过程中注重广泛听取各方声音,以达到更好的效果。1、博采众议的释义: 博采众议指的是广泛收集并采纳众人的意见和建议,以便更全面、客观地做出决策或形成观点,它强调了在决策过程中重视并融合多方意见的重要性,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 …
诗词原文山居朝代:宋代作者:释绍嵩林壑深藏古寺间,偃仰烟霞供啸咏。万象成宾向尔妍,清风明月自为伴。作者简介释绍嵩,宋代僧人、诗人,生卒年不详,他活动于南宋时期,以诗文闻名于世,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,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。译文在茂密的树林和幽深的山谷之中,隐藏着一座古老的寺 …
诗词原文吊苏小小墓明·杨慎美人化冢九百载,孤山一吊一怆然。湖水亦知人意绪,年年秋月照婵娟。作者及朝代作者:杨慎(1488年-1559年)朝代:明代作者简介杨慎,字用修,号升庵,四川新都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、哲学家,他自幼聪颖好学,博览群书,正德六年(1511年)殿试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,后因“大礼议”事件,触怒世宗朱厚熜,被贬谪至云南,终其一生未得赦免,杨慎 …
诗词原文游鹅城西湖朝代:宋代作者:李慕白公诗雅爱苏夫子,鹅城弄棹西湖船。波光潋滟映山色,柳影婆娑舞风前。遥想东坡当年意,醉卧船头笑开颜。今朝我亦寻幽处,诗魂犹在水云间。作者简介李慕白,宋代文人,生平事迹不详,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,他对苏轼(苏夫子)有着深厚的敬仰之情,且擅长描绘自然景色,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,使诗作富有意境与深度,虽然历史上可能有多位名为李 …
诗词原文游罗浮唐·韦应物我生慕葛稚川,胜游迹灭罗浮烟。洞天石扉杳无迹,碧桃花发水潺湲。作者及朝代作者:韦应物(737年-792年),唐代著名诗人、文学家。朝代: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,是唐朝的贵族世家,早年曾任三卫郎,后历任滁州、江州、苏州等地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,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,风格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 …
博采众长的成语解释指的是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,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,不局限于一家之言,而是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和经验,以达到更高的水平。1、博采众长的释义: 博采众长指的是广泛采纳、吸取众人的长处和优点,以丰富自己的知识、技能或思想,它强调了一种开放、包容的学习态度,通过吸收多方面的精华,不断提升自我。2、 …
勃然奋励的摘要可以表述为:勃然奋励意指因某事或某人的激励而突然振作起来,奋发向上,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。它形容一个人受到鼓舞后,精神振奋,努力向前,充满斗志的状态。1、勃然奋励的释义: 勃然奋励指的是因受到某种激励或触动而突然振作起来,充满斗志和干劲的状态,它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,能够迅速调整心态,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困难。2、勃然奋励 …
诗词原文滆湖夜归明 · 文徵明日落船声到古祠,何日扁舟滆水,独访云林。人家住在竹篱中,水满秧田白鹭飞。作者及朝代作者: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-1559年3月28日)朝代:明代作者简介文徵明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,后以字行,更字徵仲,号衡山居士,世称“文衡山”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,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 …
根据您的要求,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,并附上了作者、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、译文、释义、赏析、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,但请注意,这首诗是虚构的,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。古诗名称:闲游垂钓乐作者:李悠然朝代:唐代原文:闲云野鹤伴清幽,更健步堪游。山水间中寻胜境,底须策杖自悠悠。碧波荡漾映天光,直钩可钓水中央。鱼儿自来不识钩,不用敲针亦欢畅。作者简介:李悠然,唐代著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