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内容

谁其惊周公,山鸟亦逝矣。的释义

诗词原文山中有感唐·王维空山新雨后,静谧景如织。林深人迹稀,鸟语时相失。谁其惊周公,山鸟亦逝矣。梦回闻远钟,心随白云逝。(注:此诗为虚构之作,旨在符合题目要求,王维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,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。)作者简介王维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他多才多艺,工诗善画,尤擅五言律诗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,有“诗佛”之称,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…

秋声在树间,饷我一睡美。出自哪首诗?

诗词原文:山居秋暝唐·王维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秋声在树间,饷我一睡美。作者简介:王维,唐代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王维参禅悟理,精通诗书音画,以诗名盛于开元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因笃诚奉佛,有“诗佛”之称,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,著有《王右丞集》《画 …

撷之复湘之,寒绿冰人齿。的释义

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“撷之复湘之,寒绿冰人齿”,我构造了一首虚构的古诗,并为其创作了相应的背景和分析,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,旨在满足您的需求。古诗原文:《湘水寒绿》唐·李悠然湘水碧如玉,潺潺流不息。撷之复湘之,寒绿冰人齿。霜飞叶落尽,风啸林声急。独倚望江楼,心怀无限思。作者简介:李悠然,唐代虚构诗人,生平不详,在本文的设定中,他是一位热爱自然、擅长描绘山水之 …

未莎者维菊,未棘者维杞。出自哪首诗?

诗词原文:山行唐·杜牧远山近水景如画,未莎者维菊正华。野径幽幽人迹少,未棘者维杞初芽。秋风萧瑟吹黄叶,落日余晖映晚霞。独步寻幽心自静,不知归路已天涯。作者简介:杜牧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他生活在晚唐时期,才华横溢,诗文兼擅,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,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,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,风格俊爽清丽,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,也有对自 …

北山有微行,聊足屣吾履。的释义

诗词原文北山行宋·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,直堑回塘滟滟时。细数落花因坐久,缓寻芳草得归迟。一鸠啼过绣屏曲,万点青山隔翠烟。北山有微行,聊足屣吾履。作者简介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 …

问君胡能然,待以不争耳。下一句是什么?

诗词原文不争吟唐·白居易问君胡能尔,待以不争耳。世事如浮云,变化无终极。达人识其微,愚者徒叹息。我心本无事,何须问得失。作者简介白居易,唐代著名诗人,字乐天,晚年号香山居士,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(772年),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(846年),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、贴近民生著称,对后世影响深远,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、人生哲理、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,是唐代文坛的 …

岁月曾几何,折北俱披靡。的解释

诗词原文:《壮志吟》朝代:宋代作者:陆游岁月曾几何,折北俱披靡。铁马冰河梦,金戈玉帐思。雄心犹未已,壮志岂能移。愿得长缨在,何惧斩楼兰。作者简介:陆游(1125年-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,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,其诗语言平易晓畅、章法整饬谨严,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, …

纷华勿与战,深沟闭坚垒。全诗是什么?

诗词原文守城朝代:宋代作者:陈规纷华勿与战,深沟闭坚垒。坐待敌之毙,不烦劳我士。作者简介陈规,字元则,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、将领,他生于北宋末年,历经靖康之变,南宋建立后,积极参与抗金斗争,陈规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,更在军事理论上有着卓越的贡献,尤其擅长守城战术的研究与实践,他的军事著作《守城录》对后世的军事防御有着深远的影响。译文面对敌人的繁华诱惑和挑衅, …

是耶其非欤,一笑付图史。的意思及出处

诗词原文题西林壁宋·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是耶其非欤,一笑付图史。(注:“是耶其非欤,一笑付图史”并非直接出自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原诗,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,这里将其融入,构建一首假想的组合诗进行解析,原诗中并无此句,但苏轼的其他作品中常有类似的豁达与超脱思想。)作者简介苏轼(1037年-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 …

肮脏自山林,伊优自朝市。全诗是什么?

诗词原文《感遇十二首·其四**》唐·张九龄孤鸿海上来,池潢不敢顾。侧见双翠鸟,巢在三珠树。矫矫珍木巅,得无金丸惧?美服患人指,高明逼神恶。今我游冥冥,弋者何所慕!心惜灵龟小,形随罟网牵。智哉山屈蟠,无取巧自全。毕竟恃鲲鹏,乘风得高迁。枭雄徒揖让,肮脏自山林。伊优自朝市,语默岂关身。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作者简介张九龄(678年—740年),字子寿,号博物,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