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学上达是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该成语强调在学习普通知识的过程中,领悟高深的道理,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。这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、从浅入深的学习过程,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学问和修养的追求。
1、下学上达的拼音:
xià xué shàng dá
2、下学上达的释义:
“下学上达”意指从学习浅显易懂的知识入手,逐渐领悟深奥的道理,达到高深的境界。“下学”指的是学习基础知识或浅显的道理,“上达”则是指达到高深的学问或道德境界。
3、下学上达的出处:
这个成语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,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下学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!”
4、下学上达的例句:
他通过下学上达的方式,从基础学科入手,逐渐掌握了深奥的物理学理论。
5、下学上达的成语用法:
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,从浅入深,最终达到高深的学问或道德境界,它强调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和渐进性,以及最终的高远目标。
6、下学上达的示例:
孔子认为,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,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领悟大道,达到“下学上达”的境界,他强调“学而时习之”,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,逐渐领悟更深层次的道理。
7、下学上达的近义词:
循序渐进、由浅入深、厚积薄发等,这些词语都强调了从基础开始,逐步深入,最终达到高深的境界。
8、下学上达的反义词:
一蹴而就、急功近利等,这些词语都表示希望迅速达到目标,而不注重基础的学习和积累,与“下学上达”的渐进式学习方式相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