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溪回首醉眠处,为问红蕖何许多。的意思及出处

诗词原文

东溪

东溪回首醉眠处,为问红蕖何许多。的意思及出处

宋·梅尧臣

行到东溪看水时,坐临孤屿发船迟。

野凫眠岸有闲意,老树著花无丑枝。

短短蒲茸齐似剪,平平沙石净于筛。

还家不独双鞋子,为问红蕖何许多。

作者及朝代

作者:梅尧臣(1002年-1060年)

朝代:北宋

作者简介
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,为北宋前期诗坛领袖之一,他的诗歌创作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为主,风格平淡含蓄,语言质朴自然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译文

走到东溪边观赏流水,坐在孤岛上迟迟不愿开船离去,野鸭在岸边安然入睡,显得悠闲自在;老树开花,虽无艳丽之色,却也风姿绰约,无丑枝可言,溪边的蒲茸短而整齐,像被人精心修剪过;沙滩上的石子干净圆润,胜过筛过的白沙,回家时不仅带回了沾满泥土的双鞋,还忍不住想问:为何这里的红荷花开得如此繁盛?

释义

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溪边漫步赏景的情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宁静美好,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。“为问红蕖何许多”一句,既是对眼前景象的好奇与赞叹,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情怀。

赏析

《东溪》一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,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,诗人通过对野凫、老树、蒲茸、沙石等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,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,尤其是“野凫眠岸有闲意,老树著花无丑枝”两句,以拟人化的手法,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,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,而“为问红蕖何许多”一句,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向往,使全诗在宁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。

创作背景

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时期,当时他因仕途不顺,心情抑郁,常寄情于山水之间,以寻求心灵的慰藉,东溪作为他常去之地,不仅风景秀丽,更成为他抒发情感、寄托理想的场所,在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对东溪美景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,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、对社会的深刻思考,在宁静的田园风光中,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,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与升华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