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人剪烛西窗约,知复何时话此生。的意思及出处

诗词原文

夜雨寄北

故人剪烛西窗约,知复何时话此生。的意思及出处

唐·李商隐
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
故人剪烛西窗约,知复何时话此生。

作者简介

李商隐,字义山,号玉溪生,又号樊南生,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,与杜牧齐名,合称“小李杜”,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,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。

译文

你问我何时回家,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!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,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,如果有那么一天,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,共剪烛花,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,那该多好!只是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聚,共话此生呢?

释义

这首诗是李商隐滞留巴蜀之时所作,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于重逢的渴望,首句“君问归期未有期”直接点出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分离和无法确定的重逢日期;次句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以景寓情,通过描绘巴山夜雨的景象,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;后两句“故人剪烛西窗约,知复何时话此生”则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,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重逢日期的无奈与惆怅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开篇,既简洁明了,又富有情感张力,诗人通过描绘巴山夜雨的景象,巧妙地将自己的孤寂与愁苦融入其中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,后两句则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想象,诗人以“剪烛西窗”这一典型的场景来象征与爱人共度的温馨时光,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,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,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动人,堪称李商隐爱情诗中的佳作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是李商隐滞留巴蜀时所作,当时他远离家乡和亲人,独自一人身处异乡,内心充满了孤寂与愁苦,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写下了这首《夜雨寄北》,以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于重逢的渴望,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,以及诗人个人命运的坎坷与无奈,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这首诗更显得意味深长,引人深思。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